雙十一,有人歡喜有人愁,其中服裝店嘆生意差,遭受頗大。
“運交金盛一廢秋,壯志雄心黯然收,借飲長江千里水,難解心中萬古愁。”別以為這是某詩人的作品,這只是南京一個小小服裝店的老板,在店鋪面臨關閉前的心聲!
40歲的李有為,如今戲稱自己有何作為,空有悲嘆和無奈!這是他一個人的困境嗎?在雙十一網絡大戰(zhàn)還未平息之際,個體服裝店鋪究竟路在何方?
不忍服裝店關門寫詩哀嘆
昨天,記者尋找到了這家服裝店,就在金盛百貨的二樓。店鋪前,記者并沒有看到招牌,門頭上只掛著4張宣傳紙張,其中有3首詩。分別是“愛別離”、“詠金盛”、“別前隨感”。“愛別離”中寫道:“分別長相處短聚散由緣永不變,請相惜莫相怨天下從無不散宴”,字里行間存著留戀和無奈。而門口還有一個大大的“尋人啟事”,店鋪老板李有為說:“我要給我的衣服尋找能欣賞它的主人。”
記者發(fā)現,這則尋人啟事寫得頗為浪漫。“我從繁華的大都市,輾轉來到這遙遠的異鄉(xiāng),只為苦苦找尋你,那慧眼識珠的目光。如今的我滿懷濃濃的深情與希望,靜靜地等待等待,在一個無人知道的地方。”滿滿一頁紙,店主想表達這個被人遺忘的角落—小小服裝店的命運,此刻正在等待,合適的主人,帶這些衣服回家。
初次創(chuàng)業(yè)就遇到挫折,不敢繼續(xù)
有市民說,這幾首打油詩,看似有趣,但其實就是整個服裝業(yè)實體店未來的縮影。
這家服裝店的主人李有為,今年40歲,早些年在單位上班,做人力資源管理。去年11月,他租下這個近20平方米的店鋪,地理位置不算好。店鋪主要是賣男裝,有外套、毛衣、牛仔褲等,記者大致看了一下,基本上是偏年輕的款式。李有為告訴記者:“一年房租加水電、管理費總共是5萬塊錢。馬上房租要到期了,聽說明年整體房租費用要上漲2000多,干不了啊。”這一年,李有為說他連交房租的錢都沒賺回來,實在看不到希望:“我周一到周四,一件沒賣出去,今天剛開張。”
李有為的妻子就是店鋪的營業(yè)員,在與記者的交流中,也顯得非常靦腆。他們的兒子讀小學六年級了,因為夫妻倆早晨六七點鐘就要趕1個多小時公交車到這里看店,下午5點多鐘才能返回,孩子基本上也照顧不了太多。李有為說:“孩子學習成績不好,我們開店也沒賺錢,反而虧本要關了,哪有錢送孩子報輔導班。也是可惜了孩子,沒辦法。”
連訪三家都一臉愁容,嘆生意差
李有為店鋪的男裝并無特色,而他也說這個店鋪是初次創(chuàng)業(yè)。會不會是沒有經驗,才生意慘淡,以至于要關門呢?記者隨后在商場二樓進行了調查。
記者觀察到,整個樓層,約有上百家這樣的服裝店鋪,多是10平方米到30平方米左右。36歲的李女士,店鋪地理位置算是好的,在路口交匯處。她告訴記者:“我在這里做了五六年,剛開始還好,一年賺七八萬,但現在不行了,尤其是這兩年。”李女士的店鋪有20多個平方米,因為經營壓力,她還隔成兩間,租出去一部分。但即使這樣,今年基本沒賺錢,也就顧個成本。她經營的是相對時尚的女裝。
一家經營中年男裝的店鋪營業(yè)員告訴記者:“我們準備下個月?lián)Q女裝了,生意太差了。今天一天沒賣出去。”48歲的王女士,指著自己的飯盒告訴記者:“我們都自己帶飯的,節(jié)約成本。今天到現在為止,只賣了一條褲子。”王女士的這家店鋪,做了3年。她說:“這個店鋪越來越難做,因為店鋪是買下來的,不做就白虧了這么多錢。做吧,實在賺不了錢。”